绵延30多公里的东海大桥宛如一条银色的绸带,一头牵着中国经济中心――上海,一头牵着通
往世界的港口――洋山深水港。12月10日,东海之上的洋山深水港正式迎来了开港起航,依托洋山 深水港,上海终于摆脱了河口的限制,从此走向了广袤的海洋时代。 港以城兴,城以港荣;港以国兴,国以港荣。这是历史的髦ぁ?8世纪中期,工业革命让英国 迅速工业化,并借港口向世界各地扩张,伦敦由此成为当时的世界航运中心;100多年后,伴随着 美国经济的发展,纽约港支撑了美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,纽约成为又一个国际航运中心;20世纪 七八十年代,随着日本和“亚洲四小龙”的崛起以及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出现,东京、香港、新加坡 成为新的国际级枢纽港。 世界航运中心的崛起要依托国家贸易和经济作为强大后盾,从荷兰鹿特丹到英国伦敦,再到美 国纽约,国际航运中心总是伴随经济繁荣而留下一个又一个不同的“落脚点”。这一次,全球航运 中心的“落脚点”注定要选择中国上海,其背景,正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高速的发展。 在中国1.84万公里的海岸线上,上海正处于海岸线的中点。但上海港一直是河口港的局限制约 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。而洋山深水港,才是真正将上海带向海洋、带向国际航运中心的“落 脚点”。 水深的大港,已成为竞争国际航运中心的必备条件;从东北亚主要港口竞争国际航运中心来看,其 核心是竞争国际集装箱枢纽港,而不是洲际班轮一般挂靠港;再从上海港自身发展看,随着其腹地 经济的飞速发展,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,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率超过28%,但在上海港集 装箱吞吐量高速发展的背后,是港口吞吐能力的严重不足。 。因此,一个迫切的问题就是,如果洋山深水港区不能尽早建成,上海港就会沦为东北亚几个大港 的支线港和“喂给港”。 激烈。港口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明显,其焦点在于谁能在全球市场取得中心地位,抢占航运制高点。 1995年9月首次被提出。回顾洋山港建设过程,从选址论证到2002年6月开工建设,历时6年多;从 2002年6月开工,到建成运营,只有短短3年半的时间。正如上海市副市长杨雄所说,洋山深水港区 工程是一项广泛、充分比选,细致论证,民主、科学决策的国家重点工程。 过能力1500万标准箱以上的大型深水港区。以往停靠大船要等潮差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,洋山港把 上海带向了海洋。走向海洋能弥补上海港的先天不足,走向海洋也符合世界港口向外海发展的客观 规律。 建设破解了上海缺乏深水码头泊位和深水航道的瓶颈。中国海岸线长,港口众多,是航运大国但并 非航运强国。建设洋山深水港区意义之一就是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,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 ,推进我国由航运大国迈向航运强国,创造了更好的基础和条件。 深水港区与洋山保税港区两者互为依托、相辅相成,既大大提升了航运基础设施的能级,又扭转了 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港口竞争的政策劣势。无论是硬设施还是软环境,都取得了重大突破。 在我国这样一个市场巨大、腹地辽阔的国家,特别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,洋山港体 现着国家战略,凝聚着中国成为贸易强国、航运强国和海洋强国的希望 |
地址:上海市宝山区铁力路585号 邮编:200900 E-Mail:ky@sina.com
电话:021-56120455 传真:021-56119839、56119849 沪ICP备18039046号-1 网站管理